为深入贯彻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精神,立足新学院办学实际,持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上海体育大学智慧体育工程学院(筹)于8月5日、11日组织青年教师团队,先后走访上海电力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流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近年来,上海市持续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2025年3月29日,上海市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启动大会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召开。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5所理工类应用型本科高校被列为首批试点单位,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在全市高校中推广。改革的目标是引导高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主动优化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契合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此背景下,智慧体育工程学院(筹)顺应发展趋势,欲推动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培养方案从“标准化培养”向“定制化培养”升级,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契合市场与社会需求。为此,院长傅维杰、副院长吴莹组织开展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调研工作。
8月5日,调研团队赴上海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该学院在学科专业布局、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创新举措,特别是在产教融合课程开发与学生实习实践模式上的成功经验,为智慧体育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8月11日,调研团队前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别与纺织服装学院院长辛斌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军、副院长张艳等专家展开交流。纺织服装学院分享其在微专业建设、职业技能认证改革等实践成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验,并安排实地参观实验室,直观展示产教协同的落地成效。


调研过程中,双方围绕“如何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展开深入讨论。傅维杰表示,兄弟高校的改革探索为学院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值得深入学习借鉴。吴莹强调,未来将结合体育科技特色,推动智慧体育工程领域的产教深度融合。

此次调研不仅加强了校际合作,也为上海体育大学智慧体育工程学院(筹)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拓宽了视野。学院将继续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协同,打造体育与科技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